什么是过分积极的教育观?就是相育和的力量非常大,能大力开发儿童的潜力,能创造奇迹,能化为神奇。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三个字,即早、快、争。
第一个字是“早”,即过早地对儿童进行智力开发。“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这种倾向的主要“宣言”。这些父母恨不得在孩子还没出生就设计一整套发展方案,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落在其他孩子的后面。孩子一旦降生,面临的就是父母带给他们的种种灾难:还没能看清世界,还没能牙牙学语,还没能亲近自然,他们就被早早地送进了“早教”的轨道:听音乐、听故事、看电视、看图文、学外语、背唐诗、背宋词……家长们以为这样便可培养出“神童”,至少可以让孩子“不输在开端”。其实,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幼年儿童的教育并非知识教育的下放和强化,而是一种无忧无虑、拥抱自然、融入游戏的教育阶段。
人的真正发展是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过早的智力学习,会影响孩子其他能力的正常发展,最终也会导致智力发展的缓慢甚至停滞。2007年,美国社会学家发表研究结果,认为“人为的干预可以在短期内把智商提高七八分,但是当人为干预消失后,这些被提高的智商基本上会降回来。”后来,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对“以学习知识为主导的”和“以社会交往为主导的”学前班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在5岁时,前者比后者培养出来的孩子认识更多的数字和单词,但是到了6岁,这一优势就消失了,与此同时,在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上,后一组孩子具有明显优势。可见,过早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常不明智的。
第二个字是“快”,即热衷于追求快速高效学习。“快速高效”是当代社会的主要价值取向,这种倾向在教育领域也十分明显。首要的一个表现就是超前学习,幼儿园的孩子“预习”小学课本,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四年级英语,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初中数学,还有人四处打听厉害的现代私塾,让孩子十六七岁就能博士毕业。另一个表现是重复训练。比如奥赛要获,反复训练达到条件反射就成了取胜之道。短暂的时间、难度很高的题目考查的不是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是对于题型的反应能力。为了快速提高成绩,“一对一”教辅机构、VIP班处处可见,名师们不管在哪里都能被家长发现。有些家长不仅挑老师,还挑同学。为了快速提高成绩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第三个字是“争”,即在教育中助推、学生相互竞争。有人认为,市场经济讲究竞争,人也会因竞争而激发起上进心,因此应该把竞争机制引入学校。其实,这是教育规律的,从来没有哪位教育家提倡学生之间相互竞争的。相反,教育家总是说“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要“因材施教”。当然,学校营造一种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相互借鉴、相互观摩、相互的氛围,那是应该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中就提到,学生不能“独学而无友”,教师应当“相观而善之为摩”。然而,现在有些学校却强调竞争、支持竞争;有些学生对自己的教辅材料和一切有关学习的信息都保密,唯恐别的同学知道;有些家长更是神经兮兮,不仅盯着自己孩子,还盯着别人家的孩子。“如果不……孩子就竞争不过别人。”已经成为当前家长们在面对孩子教育问题时的一个主要表达句式。
有人认为,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学生竞争激烈,主要是缘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其实,优质教育资源永远都是短缺的。比如,即使985、211的大学再增加,很多人又会把目光盯着、北大,竞争还是没有减少。当前中国教育的基本生态就是一种类似军备竞赛式的竞争,而这种竞争正是今天中国教育的病灶和病原。回过头来再看前面“早”和“快”那两个字,其实也都是为了达到这个“争”字,争过别人,最终成为“人上人”。
教育中主要有两类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我们育太积极了,主要是指教育者太积极了,即教师太积极了,家长太积极了,教育管理人员也太积极了。大家一起求“早”、求“快”、求“争”,成为了“极端积极”,最终让作为受教育者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变得疲惫、烦躁、丢掉快乐、磨掉后劲,创新和实践能力。
怎么办?既然教育太积极了,那就应该让它消极一些,让它缓下来,慢下来,有点等待的耐心,变得从容一些、一些。如此,当代教育的很多才有进一步解决的可能。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