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剧集市场,是大古偶的战场。当《珠帘玉幕》和《永夜星河》在社交平台掀起“摇人”宣传大战时,无人在意的角落,年代剧小巷人家》也摇来了《大江大河》《都挺好》《山海情》《乔家的儿女》《琅琊榜》《欢乐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剧的“官微”互动,勾起了不少观众对这些出自正午阳光的高口碑爆款剧的回忆。
曾打造过多部高口碑年代剧的正午阳光,在年代剧赛道几乎从未有过败笔。这次的《小巷人家》也很争气,豆瓣开分8.2分,收视率和网播表现也很出色。然而,就在剧中的子女们陆续长大的剧情节点,该剧却“口碑崩坏”危机。
伴随着剧中“成年版庄图南”的登场,相关争议开始蔓延。从社交平台网友的评论来看,有的观众不满这一角色由偶像演员范丞丞出演,认为其在综艺上展现出来的“显眼包”人设和角色太过割裂,和角色的贴合度不如童年版和少年版的选角。
“子女线”从幼年过渡到成年的节点,被观众大面积吐槽,这样的危机在年代剧《我们的日子》期间也曾上演。这部生活流年代剧在初期,因温馨细腻的父母线而立住口碑,一度被观众誉为可以和经典年代剧《父母爱情》对标。
然而,伴随着剧中子女长大,不省心的子女们狗血的爱恨情仇让作品口碑崩坏,豆瓣评分从7.5分一下滑,最终停留在5.6分。该剧的口碑危机在于试图用年轻人的成长和情感贴近年轻人的生活,但在处理“子女线”的矛盾时,采用了和父母线一样极致的矛盾冲突。
同样极致的矛盾冲突,在“父母线”上不违和,但在“子女线”上为何却显得不合时宜?因为父母辈生活和成长的时代,其主流价值观和情感关更为传统和陈旧,特殊时代背景能中和掉这类情感议题过于尖锐而带来的狗血感。
但“子女们”成长的与当下的年轻人更为贴近,所以他们的行为模式和情感取向一旦不符合当下年轻人的主流审美和情感逻辑,就会面临更严格的“审判”。
庄图南是《小巷人家》里率先以成年人身份登场的子女,如果角色无法让观众满意,作品口碑和热度也极有可能“被创”。其实正午阳光在正剧里加入“流量演员”的做法并非首次,比如《琅琊榜》和《伪装者》的胡歌,其目的也很明显,那就是借助流量演员的号召力吸引更多年轻人。
但《小巷人家》里成年版庄图南的选角之所以引发如此大面积的反弹,看似是在选角上和观众预期之间的割裂,其实是“子女线”里的灵魂人物庄图南在成年之后人设变得“不讨喜”。
这部剧前期最华彩的部分是黄玲和宋莹两位性格迥异的母亲在逆境中绽放的女性力量,以及她们在婚姻中成长,并互帮互助的温馨情谊。当这两位女性角色成功让观众共情,剧中和她们“立场”不一致的角色,就会被观众嫌弃,就像清高善良却愚孝的庄超英,被母亲黄玲视为第一顺位对象却无解母亲的庄图南。
在塑造不完美的主角方面,正午阳光在《乔家的儿女》时就有先例,在这部以亲情为主视角的年代剧里,每一个乔家的儿女都“自带槽点”。也正因为主人公们都有各自的性格缺陷,所以他们每个人的经历都足够戏剧化。成也人设,败也人设。每当温馨的亲情让人动容时,主人公们或或怯懦的表现又会让观众反感。最终,该剧的口碑和热度都离优秀差一口气。
上个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时代浪潮席卷下的每一个个体,都在浮浮沉沉间上演跌宕起伏的故事。处于变革中的特殊时代背景,成为年代剧创作的“黄金年代”。近年来,不管是聚焦亲情和爱情的生活流年代剧,还是以工业发展为主线展开的商业年代剧,都涌现出让人惊喜的佳作。年代剧强大的题材包容性,在这些作品上得到。
以某种特定职业为蓝本的商业剧,近几年不仅有《繁花》《风吹半夏》等网播指数达到90+量级的爆款,也有因口碑而出圈的《大江大河》系列剧,还有早几年的《鸡毛飞》都是这一类别。在我国后经济腾飞的几十年间,工业发展蒸蒸日上,以此为故事主线的年代剧,既有波澜壮阔的故事线,也有自带爽感的传奇弄潮儿为主角,在题材创作上有着天然的戏剧张力。
但这类气质硬核的作品对于开发者来说有着更高的制作门槛,在故事创作上想要复刻真实的工业发展史,也极具挑战,所以这类作品有着较高的准入门槛,属于贵精不贵多的特殊品类。
以青春成长和爱情为看点的年代剧,在十年前曾风靡一时,比如《甜蜜蜜》《北风那个吹》《血色浪漫》等,近几年虽然没有爆款诞生,但《梦中的那片海》《人生之》《情满九道弯》等剧,也有一定的受众关注度。在复古滤镜下,年代剧的情感和成长曲线既能呈现现实质感,又因脱离当下现实语境,能兼容更极致的表达,在创作上有很大挖掘空间。
但这类年代剧的受众是以中老年为主的传统收视人群,而年代爱情剧呈现的青春成长和爱情观又偏年轻化。看似能兼顾全年龄层,但也极有可能两方不讨好,所以这类作品出爆款的概率反而最低。
相比之下,主打亲情的生活剧是观众缘最佳,也是近几年创作最成熟的年代剧品类。尤其是网播指数破90的全民爆款《人》,更是让这一品类成为当下主流市场必不可少的品类。
从《乔家的儿女》《南来北往》《我们的日子》到《小巷人家》,这类作品能包容都市家庭剧的情感要素,比如亲情、友情、爱情、婚姻关系、代际矛盾、亲子关系、女性成长、原生家庭问题等。在年代剧里加入尖锐的情感议题,以话题带动内容破圈,已经成为年代剧走入年轻人的“标准配置”。
比如,在《小巷人家》里,黄玲为了儿女的权益“手撕”公婆,大战老公的一幕,就成为该剧出圈的名场面之一;还有庄家老两口“重男轻女”女儿和孙女的情节设计,也成为该剧的话题发酵点。
更重要的是,在探讨等家庭议题之外,年代生活剧还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时代剧变下,普通家庭在艰苦物质条件下共度,乐观生活,日子蒸蒸向上的烟火气。高还原度的场景和生活细节,自带怀旧滤镜的质朴氛围,成为作品能走口碑线的加分项。
《人》《繁花》《风吹半夏》的大火,点燃了市场对年代剧的开发热情。而各大平台待播剧片单里数量可观的现实主义年代大剧,都在一个信号:年代剧,依然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