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是在十二连城乡三十顷地村,在我身后就是村民们危房的集中居住点……”见到准格尔记者院琛时,他正在录这段现场音。清晨的阳光撒向大地,将这个如朝阳般活泼的小伙子与三十顷地的新村貌融为一体,此时,他也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踏上乡间,探寻“十个全覆盖”工程开展以来准旗农村的新变化了。一段现场音过后,院琛熟练地放好话筒,扛起摄像机,和搭档马不停蹄地赶往危房点、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室,现场记录着也体验着村民生活中每一点滴的变化。采访中,他总是不忘记和村民闲话家常:“我也是农村人,我的父母也是朴朴实实的农民,跟他们聊的每一个话题和农村的每一个变化,我都能感同。当然,这些听来的群众声音也成为我新闻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院琛总是以这样倾听的姿态,把百姓的生活记录到他的画面里,把准旗的变化发展书写在他的新闻作品里。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一天的采访结束在黄昏中。院琛和搭档整理好设备,准备赶回台里。热情的村民准备了晚饭,也被他婉言了:“晚饭就不吃了,节省时间在上吧,回去还要把今天的完成……”这样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乡间、田野和每个需要关注的地方,对院琛而言,这已是每天的“必修课”了,同样,“来不及吃早饭”、“没时间吃晚饭”也是他经常需要面对的现实,很多时候,他会一连几天奔波在各个乡镇,为了不耽误制作,回来后还要抓紧时间写稿子,泡面就成了陪他度过“饭点儿”的好伙伴。即便这样,低调含蓄的院琛却说:“作为新闻记者,其实大家都一样辛苦,因为我们的职业需要我们有这种‘吃苦’,只有踏踏实实去做了,党和人民的声音才能从我们这里得更响亮、更真实!”是好同事,更是好搭档的李彩清说起院琛时反复提到“认真”、“细心”两个词。“他算得上我们身边的‘正能量’了!自年来,一直都非常认真也非常细心,虽然是艺术设计专业出身,但对于新闻采编、画面构图、镜头语言等内容他都极有兴趣,并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了!”李彩清说。
而今的院琛,早已以一名业务熟练,可以出精品、创一流的新闻记者了采访一线。年间,他走遍了准格尔旗的沟沟村村、山山水水,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上”。他把全部精力和热情都倾注到新闻工作上,为做好党和的付出了汗水和辛劳,甚至没有“享受”过一个完整的周末。
在今年实施的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和第二批党的群众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院琛更是深入基层一线,对全旗“十个全覆盖”工程和党的群众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大规模的采访报道,用镜头和笔尖记录了“十个全覆盖”工程和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经验,为全旗“十个全覆盖”工程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院琛看来,不管是实习生还是记者,不断学习、时刻学习是通向成熟的必然途径。年来,他虽能完成台里布置的任何采访任务,并经常出色完成自己策划的采访选题,但他还是以一种学习的姿态踏实奋进,“向老记者学习”、“向经验学习”、“向自己的失败学习”这些都是他对于学习、进步和成长的总结。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