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颖是浙江省宁波市规划局海曙的一名技术人员,但她最近要常常去月湖街道规划服务站上班。
原来,从今年8月起,海曙在全区8个街道设立规划服务站,将规划服务工作前移到社区,为每个站点配备两名业务能力强、工作落实快的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联系辖区百姓,让城市规划真正走进百姓日常生活。
上班第一天,黄颖便被不少闻讯赶来的居民围了起来。大伙儿说,规划图红红黄黄一,像迷宫,也不知道是啥意思。黄颖耐心地解答道:“黄的代表住宅,红的表示商业配套……”
黄颖告诉记者,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医院、学校、道、管网等一系列规划内容都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是她却发现,居民对此一无所知。
月湖街道菱池小区附近一块空地闲了3年,“”也传了3年。“听说这儿要建100多米高的商务楼,小区的采光不就受影响了吗?”一位居民焦急地向黄颖求证。他说,现在大伙儿都因为这个寝食难安。
可是,黄颖查完规划后发现,未来只会在空地北侧建商务楼,层数也比较低,根本不会影响该小区居民的生活。得到了权威答案,大伙儿一下放心了。
在望春街道规划服务站里,工作人员汪雯婕的椅子还没坐热,就接到了一个投诉:宁波市中医院东南角门诊入口前的露天非机动车停车场的规划,能不能改一改?没个车棚遮挡,刮风下雨,自行车和人都会被淋湿,很不方便。
实地了解情况后,汪雯婕理清始末。原来,这块仅有900余平方米的非机动车停车场是个“老病号”,设计难度很大。因为车棚处于丽园和广安交界口,此前曾设计成一排排平房样式的车棚,因为遮挡公来往车辆的视线不安全,规划方案未能通过,业主单位也没找人重新设计,因此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我们平时画着城市整体大图纸,一些细节设计与规划都是业主单位自己报批,没想到一个这么小的规划都可以‘卡’这么多年。”汪雯婕说道。几天后,海曙重新启动宁波市中医院车棚规划。为了让生活在其中的居民真正受惠于城市规划,新的规划邀请市民参与编制。
近日,6个全新设计出炉,并全部被做成了展示图,到周边20个社区,最终由市民投票选定。
月湖街道迎凤社区旁与新建商务楼之间9米宽的道已经完工,可是社区里的一位80多岁的居民对此很不满意。他找到了规划服务站并求助:“我们是老小区,住的全是老年人,这条通道没有人行道,实在不安全。”
黄颖查看了相关规划,发现这是一条社区通道,一般不规划人行道,可是考虑到百姓实际需求,还是决定协调相关部门和建设单位增设人行道。“专业性强的城市规划在编制时常常与基层脱节,市民又因缺乏对城市规划相关内容的了解,导致规划在实施时与群众产生矛盾的情况时有出现。”海曙局长蒋卫鸣说,我们在每个街道设立规划服务站,就是希望城市规划更能体现,让生活在其中的居民真正受惠于城市规划。未来3到5年,海曙计划让规划服务实现社区全覆盖,让规划更贴近群众。
(本报记者 夏超明 王人扬 通讯员 许玉芬 叶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