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夏季旅游> 文章内容

她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乌镇船娘”的摇橹生活

※发布时间:2016-10-7 17:15:20   ※发布作者:平民百姓   ※出自何处: 

  罗金凤,女,54岁,乌镇渔业村村民,世代捕鱼为生。45岁那年,她应聘来到乌镇旅游公司,当了一名职业船娘,凭借热情周到和极富人情味的服务,深受游客喜爱。

  一支橹,一艘船,摇曳在水中,国庆节当天,在乌镇西栅景区,游人如织,但坐在乌篷船上,看着流动的风景,依旧惬意。

  这是在乌镇著名的西市河上,船橹在碧波中若隐若现,荡出了道道水纹,河水愈发灵动起来;即便是摇橹的人,一身蓝印花布镶边的开衫,立在船头,在微风中随着船身摇动,也是宜人的风景。

  摇橹的是一名中年女子,游人在河岸上远远望去,就能看见她盛开的笑容,而当我们走近她时,却又观察到了乌镇的另一种美。

  一边摇着橹,一边唱着歌谣

  昨天是长假第一天,早上8点,乌镇西栅景区安渡坊码头,10多艘乌篷船停靠在岸边,最里边那艘113号船的船娘便是罗金凤。

  这时,当天的第一批游客还没到来,只有前一天晚上在景区留宿的游客三三两两、信马由缰。罗金凤一边和其他船工聊着闲话,一边将乌篷船里里外外擦拭了一遍,“等会客人就多了,弄得干净些,客人会觉得舒服。”

  过了9点,113号乌篷船迎来了当天第一批客人,是两对夫妻,各自带了宝宝,罗金凤立在船头,热情招呼,“先站稳,小心,不要碰着头。”

  待客人坐定,罗金凤便走到船尾,只见她双手持橹,胳膊轻舒,一推一拽间,橹桨便划破水面,将船移开码头、驶向河心。

  罗金凤随着橹桨摆动着身体,但坐在船上的人却颇为稳当,绿波在船尾荡出一圈圈波纹,两岸的景致则向身后缓缓远去,真有几分“人在画中行”的味道。

  行船时,宝宝并不安稳,时而啼哭,年轻的妈妈束手无策,罗金凤有意在橹桨上加了把力,让船稍微有些晃动,随即口中唱起了儿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婴儿竟然哭声渐止,瞪大了眼睛。

  在为一些散客服务时,罗金凤也会暂时充当一会儿导游,向游客介绍沿途的风景,“这儿是水上集市,以前人们会划着船来这里赶集。这儿是枕水酒店,去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就是在这里开的”

  舟船过处,移目皆画,一名游客兴之所至,将身子探出船外,罗金凤赶紧制止,礼貌地提醒他注意安全。

  摇橹时,罗金凤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的微笑,听见游客对美景发出的一声声赞叹,罗金凤更是满脸欢喜,介绍景点时也更加来了兴致。“前面那座桥叫定升桥,是乌镇最高的桥,我们这有个习俗,小孩第一天上学,要到这座桥上来走一走,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游客投去疑惑的目光,罗金凤便唱起了她儿时的歌谣:“身上背着小书包,手上拿着定胜糕,定升桥上走一走,升官发财步步高。”

  乌篷船在西市河上的行程并不长,从起点到终点,20多分钟也就到了,船行靠岸,罗金凤目送着游客离去,然后又立在船头,等待下一批客人。

  对于罗金凤来说,这个国庆长假才刚刚开始。在这7天里,她每天都会摇着乌篷船,一边唱着歌谣,一边向游客展示一个流动的乌镇。

  船娘原来是渔民,船上生船上长

  在乌镇景区的摇橹人里,罗金凤年纪不算大,但在景区摇橹的年份算长的,她是西栅景区招聘的第一批摇橹人,当时总共只招了20多人,如今,游客越来越多,景区已有170多名摇橹人。

  这些年来,船工越来越多,船娘却越来越少,原来有10多名船娘,现在只剩下3人。“如果不习惯船上的生活,姑娘家的熬不住。”罗金凤一边扶着橹桨,一边对记者说。

  摇橹讲究“四两拨千斤”,不仅要花力气,技巧也很重要,但对于罗金凤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我常常和游客开玩笑,说我在妈妈肚子里就会摇船了。”说着,她向记者两手一摊,“你看,我手上连老茧都没有。”

  罗金凤的家住在离景区不远的渔业村,她的爷爷奶奶是渔民,爸爸妈妈是渔民,而她就是在船上出生的,所以摇船好比是她从娘胎里带来的技艺。

  罗金凤告诉记者,小时候,她家里既没有地也没有房,吃住都是在船上,从14岁开始,便跟着父母打鱼为生,24岁那年,嫁给了同村一个小伙子,也是渔民。

  当渔民的日子风吹日晒,很是辛苦。“半夜1点钟就要出船了,一直要忙到早上6点,把夜里打上来的鲫鱼、虾子、螺蛳卖给鱼贩子,好让他们去赶早市,如果运气好,我们每天能挣100元。”

  如今罗金凤摇橹的西市河,是她当年打鱼常来的地方,“从家里出发,摇着摇着,几分钟就到了。”罗金凤说,“那时候,河两岸都是老房子,还住着人家,如果他们要买鱼,就在岸边喊一声,我就把船摇到他们家门口。”

  后来,摇橹船装上了马达,不用人力摇了,但鱼塘越来越多,渔民的收入少了,很多渔民都上了岸,打工的打工,做生意的做生意,现在,渔业村160多户渔民里仍旧以打鱼为生的也就10多户了。

  其间,罗金凤也到附近工厂打了几年工,但总是舍不得船上生活。2007年,乌镇西栅景区开发,招聘摇橹人,罗金凤就忙不迭地来报名了,凭着娴熟的摇橹技艺,罗金凤顺利入选,之后培训了礼貌用语和一些景点知识,便上岗了。

  如今,罗金凤已在西市河上摇过9个年头。“这么多年,在水上待习惯了,还是在船上觉得心里踏实。”罗金凤说。

  累却很享受,这是天底下最美的差事

  当船娘一年四季不得闲,夏天顶着湿闷的高温,冬天冷风呼呼地吹,按说是个苦差事,但在罗金凤看来,这是天底下最美的差事。

  有一次,罗金凤载着一名客人游乌镇,客人被这里的美景深深打动,竟羡慕起罗金凤的职业来,“他说:这个职业多好啊!又能挣钱,又能减肥,还能看风景。后来我心里一琢磨,还真是!”

  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但这么多年下来,罗金凤依旧觉得乌镇很美,“春夏秋冬,雨天、雪天,白天和晚上,乌镇的风景都是不一样的,怎么会看得厌呢?”

  在罗金凤的眼里,这些年来,乌镇的变化也很大,“当年打鱼来到这里,房子都很破旧,有点乱糟糟的,现在修旧如旧,比原来美多了,也干净多了。”

  罗金凤还告诉记者,西栅刚开放时游客很少,一天摇不了几趟船,不像现在,一天里很少能闲下来;现在乌镇的水也越来越干净了,乌镇大剧院和木心美术馆这些建筑也是她看着它们建起来的。

  罗金凤没读过什么书,但她熟悉乌镇的一草一木,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面对游客的提问,她总能说出些陈年旧事,甚至唱些当地民谣,对于外国游客,她还能说上几句外语,这些对于她来说,都是一种满足。

  罗金凤摇船的时候喜欢和客人聊天,说说她做渔民时候的事情,“我对他们说,我们渔民没有地,要用鱼来换米吃。我哥哥结婚的时候,家里给他买了一艘船,就像城里人买房一样”

  客人们很喜欢听罗金凤说这些事情,听了之后哈哈大笑,罗金凤也会觉得很开心;游客们也会对罗金凤说一些天南海北的事情,虽然她没去过这些地方,但听了之后也好像自己去过了。

  在乌镇摇船这么多年,罗金凤还载过不少名人,有黄磊、刘若英,还有一些她叫不出名字的,罗金凤对黄磊印象最深,因为黄磊每次乘船之后,都会对她说一声“阿姨辛苦了”。

  罗金凤对记者说,虽然她快到退休的年龄了,但她还想再多干几年,“我还想多听几声游客说乌镇真美、乌镇真好,听到这些话,我心里比吃了蜜糖还要甜。”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忍不住对罗金凤说一句:“罗阿姨,你和乌镇一样美。”罗金凤听见记者的夸奖,笑得更加灿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广告经营许可证号:06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
ins加速器安卓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