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子女教育> 文章内容

将孩子送往美国家长们需要面对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8/2/25 14:23:28   ※发布作者:平民百姓   ※出自何处: 

  无数的中国父母都想把儿女送到美国留学,但真正的美国教育好在哪里?仅仅是更轻松、更的学习吗?

  教育,是或应该是一种基本的事务。没有什么比发展一个有知识的、有效的、有责任的更重要。美国人应该认识到教育是支撑国家的根本。它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人们用意识来复制它。

  一个国家可以没有历史,也可以没有文化,但不能没有有效的教育,这是美国最重要的教育。我们一些人总觉得美国这个国家没有多长的历史,但是各位知道美国教育部成立于哪一年呢?成立于1867年。中国最老的三所大学是光绪颁旨成立的,在1896年。美国抓有效的教育,抓得早、抓得实在。

  国内很多学生选择去美国读大学。在高考之年脱离中国教育是一个极大的冒险———考上国内一个不错的大学还是可以的;可去美国,骤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英语教育体系,命运难以预料。

  决心“走”,其实家长和孩子是“各怀鬼胎”,孩子是为了“减负”,说美国学生多轻松呀;而家长大概是为了能得到所谓“创造性教育”的训练。

  上午9点上课,下午4点半就放学。如果家长没时间接孩子,可以留在学校参加各种兴趣班,体育、手工、园艺、跳舞,烹饪、魔术等等。当然要收费,10镑左右。回家以后,作业负担很小,几乎全是阅读。

  可无奈的是,将来孩子要上的中学,中学考试题的难度和学习强度可不比国内差。这样轻松下去,最终,孩子会难以通过国外名牌大学选拔。

  另一位家长的问题是,孩子上了当地最好的公立中学却说不清她上了几年级。原来,这所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除了课任老师之外,还有一个“指导老师”,负责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提出每门课进入哪一个年级学习的。结果,英文、化学在12年级,数学和美国历史在11年级,法语在9年级———每一门课,学生在不同的同学们之间“游荡”,确实搞不清自己是几年级的。

  你以为,在美国首先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语言,只要语言过关,理科课程有国内的底子,可以“后来者居上”。没学过的课中,最容易的应该是美国历史,“区区200年历史有多少东西呢?

  小A从未学过美国历史,两眼一摸黑是可以想见的,把一本英文的美国历史读一遍至少也要个把月呀。可是一看美国老师留的作业,就傻了———这是中学生的作业吗?

  要求:在3到5页纸之间,打印出来,要双空行,至少用3种资料来源(如网上,书籍等),至少有5句引文。对比以下四人关于黑色美国(BLACK-AMERICA)的观点:BOOKER T.WASHINGTON(布克·),W.E.B.DUBOIS(杜伯依斯),MARTIN LUTHER KING,Jr(马丁·德·金),MALCOLM X(马尔科姆·X)。论文里,应该控制关于他们生命的故事,不想读传记。但是,需要把每个人介绍一点,还必须纳入贴切的材料在你的论文中。然后,讨论他们关于黑色美国的观点。

  小A开始“研究”美国历史。幸亏关于美国的藏书甚丰,一次借了10本书,于是疯狂阅读,一本本夹着许多纸条的美国历史著作、百科全书和《美国读本》这类的原始文献,外加网络搜索。

  4。林肯总统和格兰特将军表示在内战后,南方不应被地对待。为什么这是一个聪明的政策?解释。

  5。在内战期间,女人开始担任很多以前男人的工作。你能对由于内战造成的社会、经济和冲突的问题做出怎样的概括?

  真的开始申请大学了。其中一个必要程序是中学老师的推荐信。与中国的“一考定终身”完全不同,美国对申请入大学的学生采用复合评价,不仅要看你“大学入学资格考试”(SAT)的成绩如何,你平时的成绩也占一定的比例,还要看你有什么特长,甚至做过多少时间的社会公益工作,中学老师的评价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小A从不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学术辩论。她的准备总是全面而准确。她不喜欢大惊小怪,对每个可能的事件都有预测。有的学生考试时爱靠运气“赢取胜利”,获得最佳,但小A不这样,她付出的代价是时间和努力,这在她优秀的作业中有所反映。

  小A不仅仅是学术机器。她对学习感到兴奋。有的学生仅仅是搜集信息,而小A在探索智慧。她与困难的概念搏斗;对有挑战性的问题,她不接受简单的答案。她所做的是把不同的想法结合起来,把众多概念放在一起。她不怕在解决难题时碰壁。我很喜欢像她这样有毅力的学生。她能适应高水平的大学学业吗?我以性命她行。对此,一秒钟都不应该怀疑!

  人格的力量。这就是全部。这就是麦粒和谷壳的区别,这就是小A的内在。不自负,不,不,她是积极向上的女孩,能够。

  评价让我目瞪口呆,有哪位老师会对一个学生的品质“以性命来”?!无论对学业上的特点描述,还是对内在人格的观察,甚至对未来的预期,这位有博士学位的老师以这样宽阔的视野对一个孩子作出评价,对中国的教育文化来说都是陌生的。

  不同的评价标准使然!一个孩子如果总是受到负面评价,就会产生的“负驱动”,自暴自弃。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就像一杯没倒满的水。在中国老师这里,通常看到“一半是空的”;而在美国老师那里,却总是看到“一半是满的”———前者否定,后者肯定,哪一种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呢?当然是后者,这早已被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所证明———仅仅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一部分学生就会比另外的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这难道不是我们的教育应当、深思的吗?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
ins加速器安卓苹果